你见过章鱼在海滩上钻洞吗?最近,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一只章鱼毫不犹豫地钻进海滩上的一个黑色洞穴中,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它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洞穴通向哪里?
长腕章鱼:泥滩上的建筑师
据报道,这段视频拍摄于中国福建省,那里拥有中国最大的泥滩。视频中的章鱼很可能是长腕章鱼(Callistoctopus minor),也称作韩国普通章鱼。这种灰色的章鱼主要分布在东北亚沿海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它们是底栖近岸物种,喜欢阳光能穿透的近岸区域的底部沉积物,特别是潮汐区域形成的泥滩,那里有天然的港湾或河口。
长腕章鱼的身体(外套膜)通常只有大约4英寸(约10厘米),总长度约为27.5英寸(约70厘米)。与其他章鱼相比,它们的腕足也更细。尽管体型相对较小,但似乎不应该能钻进这么小的洞里。然而,章鱼是肌肉型的动物,没有骨骼,身体中唯一坚硬的部分是它们钩状的、类似鹦鹉喙的喙。它们的喙主要由几丁质构成,这与龙虾、螃蟹和昆虫的外骨骼成分相同。因此,只要喙能通过,章鱼身体的其他部分也能挤过去。
海滩上的洞穴从何而来?
视频中的章鱼显然是有目的地前往那个洞穴。许多人好奇,海滩上为什么会有一个洞穴?章鱼是头足类动物,属于海洋软体动物。它们拥有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的大脑。大多数头足类动物已经失去了祖先的外壳,现在依靠它们的智慧和其他适应能力,如伪装,来躲避捕食者和竞争对手。
然而,许多章鱼物种栖息在较为简单的沿海栖息地,在这些地方,伪装并不是最有效的策略。沿海章鱼依赖某种形式的庇护所来躲避捕食者。通常,章鱼会在水下的岩石缝隙或珊瑚中筑巢。不过,也有少数章鱼物种会在海底挖掘自己的住所。因此,海滩上的洞穴很可能就是视频中的章鱼自己挖的。章鱼有时也会接管废弃的庇护所,无论以前的居住者体型大小,然后根据自己的比例改造庇护所。
章鱼的建筑智慧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长腕章鱼会在泥滩下挖掘复杂的洞穴系统。章鱼首先将水吸入外套膜,然后将其射向沉积物。这会产生一个小凹陷,它们可以将触手伸入其中,挖掘出一个通道。当通道足够深时,它们会伸出长长的触手挖掘一条水平通道。然后,它们会挖掘一条垂直的呼吸通道,通道末端是呼吸孔。最终形成一种“U”形的洞穴,两端都有孔。
通风系统完成后,章鱼会利用喷水动作和触手来磨损水平通道的内壁,从而形成研究人员所说的“休息区”,章鱼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一旦洞穴完成,章鱼就可以从挖掘孔吸入新鲜的海水,然后通过呼吸孔将水和粪便排出到地面。科学家认为,当章鱼呼吸时,休息区会逐渐扩大,以适应充满新鲜水的外套膜的大小。长腕章鱼会离开洞穴去觅食甲壳类动物,尤其是在夜间。因此,视频中的章鱼很可能只是在晚餐后回家休息。
总之,这段视频不仅展现了章鱼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揭示了它们作为“建筑师”的另一面。下次你在海滩上看到神秘的洞穴,或许那就是一只长腕章鱼精心建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