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的祖母辈那里,我们学到了许多永不过时的家居装饰经验:鲜花必不可少,色彩永远是好主意,而且总能找到空间摆放一个俏皮的刺绣抱枕。然而,尽管我们从长辈那里汲取了很多值得重复的潮流灵感,但也有一些她们的理念,我们更愿意将它们留在过去。其中一项就是祖母家那种“禁止触碰,仅限特殊场合使用”的房间。
逐渐消失的传统家居理念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和表兄弟姐妹们在祖父母家度过的周末。我们几乎可以自由出入房子的每一个角落,可以从冰箱里拿冰棍,也可以翻找梳妆台的抽屉和首饰盒。但有一个区域是我们知道绝对禁止进入的,除非是圣诞节或特殊场合:正式的餐厅和客厅。
这些空间的地面材质与其它区域截然不同:从赤陶色的瓷砖海洋过渡到柔软的白色地毯,明确地划分出了“禁止触碰”的区域。在客厅里,沙发上的靠垫笔直地立着,抛光的家具上没有任何水渍。早餐角落的木椅被精心打磨得舒适耐用,而餐厅里那些笔直的椅子却让人难以久坐。一切都感觉如此精致和庄严,即使我们被允许进入这些正式的房间,也从未觉得它们是我们可以真正放松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要将这种装饰潮流抛在脑后
我非常欣赏正式的房间(尤其是当我自己的家只有一个起居室,而且它见证了日常的磨损时),但我并不热衷于那种老式的、仅限特殊场合使用的装饰方式。
这就像把最好的家具用美化过的塑料包裹起来一样,认为某些房间应该“保存”起来,只在一年中的少数几个时刻使用,这与我们的祖母们在其他方面所展现出的热情好客精神背道而驰。
将正式的房间指定为禁区,就像把精美的瓷器藏起来不用一样。如果不打算享受它们,又何必拥有它们呢?我们的家是用来生活的,应该有以满是黏糊糊的小指印的餐桌结束的家庭晚餐,以及不可避免地在地毯上洒一杯葡萄酒的节日聚会。
毕竟,我记忆最深刻的不是祖父母那间完美无瑕的客厅。每当我想起他们的房子,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那个镶着木板的书房,在那里,祖父会坐在他那张粗糙的旧躺椅上,给我讲睡前故事——这种场景远比我们在正式客厅里庆祝圣诞节的次数更多,也更令人难忘。
这种“禁区式”家居的理念,就好比是将生活隔绝开来,人为地制造一种仪式感,却忽略了家的本质——舒适、温馨和自在。我们应该拥抱更具包容性的家居理念,让每一个空间都充满活力,成为家庭成员共同回忆的载体。
与其将房间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不如大胆地使用它们,让它们见证我们的生活点滴。孩子们可以在客厅里玩耍,留下他们的小脚印;朋友们可以在餐厅里欢聚,分享美食和欢笑;我们可以在书房里放松身心,享受阅读和思考的乐趣。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馨和回忆,这才是家的真谛。
如何打破“禁区式”家居的壁垒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禁区式”家居的壁垒,让家真正成为一个舒适自在的生活空间呢?
- 重新审视空间的功能定位:不要将某些房间仅仅定义为“正式”或“特殊场合使用”,而是根据家庭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重新赋予它们新的功能。例如,可以将正式餐厅改造为多功能厅,既可以作为用餐场所,也可以作为工作、学习或娱乐的空间。
- 选择舒适耐用的家具:不要过于追求家具的昂贵和精致,而是选择舒适耐用的款式,鼓励家庭成员积极使用。例如,可以选择易于清洁和维护的面料,避免使用过于娇贵的材料。
- 营造温馨的氛围:通过色彩、灯光、装饰品等元素,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居氛围。例如,可以在客厅里摆放一些绿植,增加空间的活力;可以在餐厅里悬挂一些家庭照片,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
- 鼓励积极使用:鼓励家庭成员积极使用家中的每一个空间,不要害怕弄脏或损坏。例如,可以在客厅里铺上一块柔软的地毯,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玩耍;可以在餐厅里摆放一些玩具和游戏,让孩子们可以在用餐后进行娱乐活动。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告别“禁区式”家居的理念,拥抱更具包容性和实用性的家居风格。让家真正成为一个舒适自在的生活空间,一个充满回忆和温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