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Vivek Ramaswamy关于美国人如何养育孩子的言论引发热议,‘虎妈’——一种以学业为重、严格管教孩子的育儿方式——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然而,育儿方式的‘动物园’中还有许多其他‘动物’,本周,‘熊猫育儿法’引发了新的关注,这种育儿方式将孩子的自主性放在首位。
‘熊猫育儿法’这一概念源自Esther Wojcicki的著作《如何培养成功的人:简单课程带来激进的成果》。作为一位84岁的记者和教育家,Wojcicki是23andMe联合创始人Anne Wojcicki和已故YouTube前CEO Susan Wojcicki的母亲。从5岁起,她的女儿们就独自步行上学,这是被称为‘熊猫育儿法’的宽松育儿方式的一部分,这一名称源自看似懒散的大熊猫。
‘熊猫妈妈并不懒散,’Wojcicki在接受《新西兰先驱报》采访时表示,‘她们为孩子提供支架,让他们自由发展。你不是总是干预,而是只在孩子需要时才提供帮助。’她强调,一旦孩子超过14岁,‘你对孩子的控制就结束了’,此后你只能‘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偏好,否则沟通就会中断,而那时他们最需要你的支持。’
Wojcicki解释说,她并不赞同‘虎妈’育儿法。‘我欣赏Amy Chua对女儿们的奉献精神,’她说,‘但我认为她的方法未能培养孩子的激情或独立性。快乐的关键在于对生活的掌控感,而我认为很多人觉得自己缺乏这种掌控感。’
为了帮助父母记住‘熊猫育儿法’的核心要素,Wojcicki提出了一个缩写词TRICK:信任(Trust)、尊重(Respect)、独立(Independence)、合作(Collaboration)和善意(Kindness)。她认为,这种方法能够在不增加困难或悲剧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毅力。
‘你不应该故意为孩子安排困难的情况,那样会很糟糕。但你可以做的一件事是相信你的孩子,信任他们,’她在接受《爱尔兰独立报》采访时表示,‘当你相信孩子时,他们也会相信自己。当你给他们机会去做事时,他们会变得更加独立。’
她进一步补充道,‘你为他们做得越多,他们的能力就越弱,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总是需要你。如果他们觉得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事情,这将赋予他们追求目标的自由和力量。他们会想,‘我可以做到,因为我知道我能够独立完成事情。我相信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会带来毅力。每个人都想知道如何获得毅力,而获得它的方法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熊猫育儿法’与其他育儿方式的关联
育儿方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儿童发展专家Diana Baumrind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育儿方式:专断型、权威型和放任型。‘熊猫育儿法’介于权威型和放任型之间。
‘与事无巨细地管理孩子生活的‘虎妈’不同,熊猫父母提供一个支持性的框架,让孩子能够做出决定、承担风险并从经验中学习,’育儿专家Petal Modeste在接受《Good Housekeeping》采访时表示,‘熊猫育儿法在提供温暖和支持的同时,鼓励探索和独立。它是指导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和韧性。’
‘熊猫育儿法’与其前身‘自由放养育儿法’紧密相关,后者由Lenore Skenazy提出,她曾因让9岁的孩子独自乘坐纽约地铁而被冠以‘美国最糟糕妈妈’的称号。
‘父母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时间,孩子也失去了独立性,如今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因为我们现在有了电子追踪设备,可以监控孩子的每一个举动,’Wojcicki在UnSILOed播客中表示,‘我认为我们需要记住,如果你想拥有快乐、自立的孩子,你必须给他们独立性。’与其单方面制定规则,她建议,‘为什么不与他们合作,一起制定规则?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在制定对双方都有效的规则方面表现得非常好。’
最后,即使是‘虎妈’Amy Chua本人似乎也对她的育儿方式感到一些遗憾。她在2023年的一次采访中承认,‘我仍然相信追求卓越能带来很多好处,我很高兴我培养了孩子的毅力。但我更后悔的是我对他们说的那些严厉的话,以及我失去耐心的那些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