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Joelle Pineau宣布离职,AI领域竞争加剧

Meta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Joelle Pineau宣布离职,AI领域竞争加剧

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美联社)——Meta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负责人宣布,她计划辞去职务。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一举动引发广泛关注。

离职声明

Meta公司人工智能研究副总裁Joelle Pineau周二宣布,她将在Meta工作八年后,于今年五月底正式离职。

Pineau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今天,世界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人工智能竞赛加速,Meta也在为下一个篇章做准备,现在是时候为他人创造空间,继续这项工作了。”

Meta回应

Meta(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尚未立即回复关于此事的电子邮件置评请求。Pineau也未宣布继任者。

Pineau的贡献

Pineau常驻蒙特利尔,同时也是麦吉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她是Meta在构建人工智能系统方面“开源”策略的代表人物,例如其旗舰大型语言模型Llama。Llama的核心组件被公开发布,供其他人使用或修改。

她的离职声明发布在Meta即将于4月29日首次举办LlamaCon人工智能大会之前。

Meta人工智能研究部门历史

2023年,Pineau开始领导Meta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该部门此前被称为Facebook AI Research。该部门由包括人工智能研究先驱Yann LeCun在内的一组研究人员于十年前创立。LeCun于2018年卸任该部门主管,但仍担任Meta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Pineau的离职无疑给Meta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带来一定影响,未来Meta将如何调整,值得进一步关注。

(0)
wd123_cnwd123_cn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午4:27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午4:32

相关文章

  • 猫咪也需要宠爱!研究显示猫咪比狗狗更少获得零食,知名品牌发起“零食平等”运动

    你多久犒劳自己一次?那么,你又多久犒劳你的猫咪一次呢?毫无疑问,爱猫人士们都非常疼爱自己的猫咪,但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与狗狗相比,猫咪获得零食的可能性要低32%。难怪猫咪们会感到不满! 幸运的是,一个备受喜爱的猫咪零食品牌正在竭尽全力缩小猫咪和狗狗之间的“零食差距”。毕竟,3月28日是全国爱猫日,没有什么比给你的毛茸茸的朋友提供它们最喜欢的新猫粮更能表达你对…

    2025年3月29日
  • 《纽约时报》解谜攻略大公开!名嘴萨凡纳·格思里探访编辑部,解锁Wordle高分秘诀

    《纽约时报》的填字游戏,你是不是也乐此不疲,总想找到一些窍门,让通关之路更顺畅? 诸如Wordle、Connections、Strands和Mini Crossword等游戏,已经成为全球数百万人的每日必备。著名主持人、铁杆游戏迷萨凡纳·格思里(Savannah Guthrie)最近就探访了《纽约时报》游戏编辑部,希望能从“内部人士”那里取取经,获得一些解谜…

    2025年3月25日
  • 星象学家揭秘:最擅长识人的三大星座,你上榜了吗?

    在浩瀚的星空中,每个星座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虽然每个人都有辨别他人的能力,但一些星座天生就更擅长识人,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根据资深星象学家的研究,以下三个星座在识人方面表现尤为出色。 哪些星座拥有最强的识人能力? 请同时参考你的太阳星座、月亮星座和上升星座,或许会有更全面的发现。 1. 天秤座 天秤座以其卓越的识人能力而闻名。这个风象星座深受正义、智慧和…

    2025年3月17日
  • 加州大学门将埃迪·马林与排球运动员娜塔莉·格伦荣获CalHOPE勇气奖

    在经历了大学生涯的首个红衫赛季后,圣克拉拉大学的门将埃迪·马林终于在2023年10月对阵斯坦福的比赛中首次首发,并完成了四次扑救,包括一次点球扑救。然而,这场比赛成为了他赛季的唯一一次出场。仅仅九天后,马林在前往学习的路上遭遇了严重的滑板车事故,被一辆汽车撞击,导致他昏迷超过一周。醒来后,他面临着右眼失明、左耳听力丧失、手腕骨折以及需要手术的动脉瘤等问题,这…

    2025年3月12日
  • “什么年代还有这么多跳蚤?”东莞6千人学校跳蚤肆虐,全校放假消杀

    来源 | 华商报大风新闻 日前,疑似家长在官方平台留言反映东莞外国语学校跳蚤泛滥。有家长感叹:“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跳蚤?” 3月2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学校和当地疾控中心证实,正统一组织多轮集中消杀,暂不清楚校园跳蚤肆虐的原因。 >>>群聊天截图显示: 全校放假消杀愁坏家长,怀疑是宿舍旧床板夹缝滋生跳蚤 3月21日,华商报…

    2025年3月23日
  • 施与受:双向奔赴的幸福秘诀

    你是否也认识这样的人:他们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却从不接受别人的好意?甚至以“只付出,不索取”为傲?这种看似高尚的行为,实际上可能隐藏着一种隐蔽的自私。学会接受他人的善意,与慷慨付出同样重要,这关乎人际关系和个人幸福。 慷慨:不仅仅是付出 我曾有一位长辈,待人极为友善。她总是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拜访,热情邀请你品尝你最爱的美食,生病时更会亲自端来鸡汤。然而,她有…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