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比赛——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将在半程马拉松中一决高下。这场赛事计划于4月13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旨在展示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
赛事规则与亮点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李泉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参赛的人形机器人需在约三个半小时内完成比赛。它们将与1.2万名人类跑者同场竞技,前三名无论人类还是机器人都将获得奖励。此外,机器人还可参与三个类别的评奖:完赛奖、最佳耐力奖和最受欢迎机器人奖。机器人将在专属赛道上进行比赛。
机器人参赛要求
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布的通知明确,参赛机器人必须是人形机器人,且不能使用轮子移动。无论是远程控制还是完全自主的机器人都可以报名参赛。李泉还提到,参赛团队可以更换机器人的电池或采用接力系统更换机器人,但每次更换将受到十分钟的处罚。
赛事意义与展望
李泉表示,此次赛事不仅是为了展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成就,还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发公众对机器人能力的讨论,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从而推动行业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科技界的热门话题。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等公司已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在工厂生产线上测试机器人技术。上个月,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Apptronik宣布与一家供应链公司合作,计划让人形机器人实现自我制造。
报名与参与
赛事报名将于3月11日启动,面向全球的公司、研究机构、机器人俱乐部和大学开放。这场赛事不仅是科技与体育的跨界融合,更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走向大众视野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