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罗拉多州的基恩斯堡,有一个名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地方,它为那些被虐待和遗弃的动物提供了一个重拾野性的家园。这片占地超过1200英亩的土地,是世界上一些最雄伟但又命运多舛的生物的庇护所——大型猫科动物、熊等食肉动物,它们曾被人工繁殖、贩卖,并被囚禁在违背自然规律的环境中。在这里,野生动物保护区提供了一个重生的机会。
拯救的不仅仅是动物,更是它们的灵魂
你可能会惊讶于得知,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是从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被救出的。宠物店、后院繁殖场、路边动物园,这些地方都充斥着对动物的虐待。正如保护区公共关系主管奥斯汀·希尔所说,关于动物的救援故事总是匪夷所思。“我们专门拯救被圈养的大型食肉动物,”他说。“这些动物来自宠物店、路边动物园、公寓、车库、后院、地下室、运马车、加油站、购物中心,甚至是《虎王》节目里。”
本不该属于它们的地方
野生动物保护区始于1980年,当时创始人帕特·克雷格救助了他的第一只动物——一只年轻的美洲虎。正如奥斯汀所说:“当时对于如何安置这些食肉动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除了安乐死,似乎别无选择。”
从那时起,这个食肉动物保护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同类机构,现在它还将救援范围扩大到从围捕中解救出来的野马和野马。
但为什么这些动物需要被拯救呢?奥斯汀解释说,很大一部分问题在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异国动物所有权的监管。“基本上是各个州各自为政,”他说。“联邦层面并没有太多的干预,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善。因此,后院繁殖、路边动物园和旅游景点层出不穷。”结果就是,大型猫科动物和熊最终出现在它们不该出现的地方——比如爱荷华州的一家购物中心,那里通过现场展示动物来吸引顾客。“那是我们10年前做的一次救援,”奥斯汀说,“那是被允许的,那是合法的。但人们抗议并提交请愿书,最终,购物中心感受到了压力,不愿再续签许可证。”
当然,臭名昭著的《虎王》事件在向公众揭露这场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从该节目中的参与者那里救出了近148只不同的动物,”奥斯汀说,“其中包括在节目开始前三年救出的39只动物。”保护区已成为这些动物的首选之地,一旦当局关闭虐待动物的场所,他们就会介入。
从钢筋水泥到草地
拯救动物是一回事,帮助它们重新发现自己的自然本能则是另一回事。许多大型猫科动物和熊在来到保护区之前甚至从未接触过草地。“有些动物在我们的照顾下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同类,”奥斯汀分享道。“所以,一些中年老虎第一次体验作为老虎的生活,这对于人类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想象一下,直到30岁或40岁才遇到同类,会是什么样子!”
正如你所能想象的那样,康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如果直接把一只刚从圈养中解救出来的老虎放到20英亩的栖息地里,就像把一辆法拉利的钥匙交给一个从未开过车的人。
取而代之的是,动物们首先待在奥斯汀所说的“公寓”里,这是一个可控的空间,可以让它们慢慢适应新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被引入更大的栖息地,接触其他动物,并按照模仿野生环境设计的喂养时间表。“我们在随机的时间和地点喂食;我们试图为它们复制野生环境下的饮食,”他解释说。“所以,我们不会每天都在5点钟在同一个角落喂食。”
而对于熊来说,它们需要学会冬眠。“你如何训练熊冬眠?这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奥斯汀说。“幸运的是,它们的身体会告诉它们在获得正确的食物后该怎么做。随着季节的临近,我们给它们提供干草。它们把干草带回它们的地下洞穴,到了第二个季节,它们通常就掌握了冬眠的技巧。”
不繁育,只约会
虽然保护区为这些动物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始,但它不会对它们进行繁育。“我们这里不进行繁育。我们不想增加那些无法回到野外的动物的数量,”奥斯汀解释说。“所以,除了非洲雄狮之外,所有雄性动物在到达后都会被阉割。雄狮的鬃毛受睾丸激素驱动,所以雌狮会被植入避孕药来代替阉割。”保护区的非官方座右铭是:“不繁育,只约会。”
教育:结束圈养野生动物危机的关键?
拯救动物只是战斗的一半;另一半是教育人们,以防止这种恶性循环继续下去。“教育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奥斯汀强调说。“人们需要了解,还有很多动物生活在不太理想的地方,需要大家共同做出正确的决定来纠正过去的错误。”
为此,保护区不仅依靠来访的游客,还通过社交媒体、新闻通讯和社区活动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播信息。游客从一开始就能获得教育体验。“每次参观都从我们15分钟的介绍视频开始。内容非常全面,”奥斯汀说。然后,游客可以通过高架走道探索保护区,这种设计专门为了动物的舒适。“你在高架走道上,离动物有30英尺高,走到尽头再返回有1.5英里,往返共3英里。这始终是为了不侵犯它们的领地。”
难忘的救援经历
对奥斯汀来说,每一次救援都意义重大,但有些救援经历更加突出。他回忆起从韩国一家熊胆养殖场救出22只亚洲黑熊的令人心碎的经历。“那是最糟糕的情况,”他分享道。
这些熊一生都生活在狭小的笼子里,笼子地面由钢筋制成,它们从未接触过柔软的地面。当它们最终被释放到保护区时,其中一只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走了一小段路,然后转了360度,继续走,”他回忆说。“她会走几步,走着,然后转圈。帕特(保护区的创始人)说,‘她正在走她在韩国走过的路。她之所以转圈,是因为在她看来,她正处于笼子的边缘。’这就是我们把动物关进笼子时,对它们造成的精神摧残。”慢慢地,这只熊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当然,她茁壮成长了。但这是适应期后的第一步——转圈。”
还有一只熊,在吃了一辈子垃圾食品后,终于得到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这只熊得到了所有美味佳肴。但她并没有狼吞虎咽,而是用脸左右摩擦食物,”奥斯汀说。“只是用脸蹭来蹭去,让食物的味道浸入每一个毛孔。这让我心痛。如果你一辈子都吃狗粮,然后有人递给你一块棉花糖?终于得到了你一生都应该得到的食物……那会是什么样子?”
支持保护区
运营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区需要大量的资源。“当熊结束冬眠后,我们每周要消耗超过10万磅的食物,”奥斯汀指出。除此之外,医疗保健也是一项巨大的开支,因为许多被救助的动物由于之前的生存环境而患有长期健康问题,而且保护区里有很多老年动物。这些动物将在这里度过余生。
那么,人们如何才能提供帮助呢?捐款是保护区的命脉。“我们是一个100%的501(c)(3)非营利组织,所以这里每天发生的每一个奇迹都依赖于捐款,”奥斯汀说。保护区还举办筹款活动,欢迎赞助商,并设有一个“领养计划”,人们可以赞助一只动物,并收到照片、领养礼包以及关于它们健康状况的最新信息。可以在保护区的网站上了解更多关于如何支持这个神奇保护区的使命的信息。
归根结底,野生动物保护区承诺,在经历了多年的忽视和虐待之后,这些动物终于可以按照它们应有的方式生活:自由、安全,并简单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