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新进展:瘫痪患者重获自主能力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人员近日研发出一种新型设备,成功帮助一名瘫痪男子仅凭意念操控机械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6日的权威科学期刊《细胞》上,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研究对象是一位多年前因中风而丧失语言和运动能力的患者。借助这一设备,他能够通过想象控制机械臂完成抓取、移动和释放物体的动作。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瘫痪患者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他们有望独立完成一些简单但至关重要的日常任务,例如自己进食或取水饮用,极大地提高生活质量和自主性。
新型脑机接口的优势:长期稳定与智能化适应
根据UCSF网站的更新信息,这款新型设备属于脑机接口(BCI)技术。此前,脑机接口设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需要工程师进行外部调整,且通常只能持续工作一两天。而这款新设备则克服了这一难题。
据报道,UCSF的这项研究表明,该设备无需调整即可稳定工作长达七个月。其关键在于该设备采用了人工智能(AI)技术,能够根据大脑随时间发生的微小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手势控制,并减少对外部监管的需求。
这种智能化的适应性是该设备的一大亮点,它大大提高了脑机接口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瘫痪患者长期使用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聚焦于如何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精度和灵活性,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瘫痪患者群体,真正实现“意念控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