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家族的传承,也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从轻柔的赞美到严厉的批评,我们无数次听到自己的名字,它几乎是人们认识我们的第一扇窗口。对于某些人来说,名字意味着一种期许,也可能是一种需要摆脱的束缚。
我们可以选择改变、缩短、修改,甚至抗拒或全然接受自己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名字是自我认同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它真的能决定我们的命运、塑造我们的性格吗?如果拥有不同的名字,我们会变成不同的人吗?当然,我们远不止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但在很多方面,名字确实影响着我们的经历,左右着人们对我们的看法,就像一本书的封面,或者是一首乐曲的调性。
本文基于Spokeo的数据分析和社会保障管理局的数据以及学术研究,探索名字与生活之间那些微妙却强大的联系,揭示名字如何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我们。
名字与性格:微妙的关联
研究表明,名字与人们的性格、自我认知以及归属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不寻常的名字甚至可能与创造力和特殊的职业选择相关。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副教授迈克尔·E. W. 瓦纳姆(Michael E. W. Varnum)指出,有些名字会给人“温暖”或“善良”的感觉,而另一些名字则会引发负面的联想。瓦纳姆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他的文化与生态实验室专门研究生态因素对人类认知、行为和文化的影响。
瓦纳姆告诉Stacker:“我们知道,人们会根据名字来判断一个人的种族和社会阶层。父母在选择名字时往往会深思熟虑,他们希望通过名字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身份认同,或是对孩子的期许。”
名字的决定论:巧合还是必然?
当然,名字只是影响人生的众多因素之一,它具有意义和影响力,但并非决定性的。例如,瓦纳姆指出:“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居住在与自己名字首字母相同的城市,或者,如果你叫丹尼斯(Dennis),你更有可能成为一名牙医(Dentist),而名叫卡彭特(Carpenter)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木匠(carpenters)。”这种将职业和行为与名字联系起来的现象被称为“名字决定论”(nominative determinism)。
名字趋势:个性化与中性化
近几十年来,美国婴儿的名字越来越独特,传统热门名字的使用率相对下降。相比之下,在2000年之前的三十年里,最受欢迎的男孩名字始终是“迈克尔”(Michael)。笔者以自身经历为例,在一个充斥着众多同名同学和同龄人的环境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疏离感。(是的,我听到有人叫这个名字,但很可能不是在叫我。)
热门名字的变迁
瓦纳姆对名字趋势的研究兴趣源于公共命名记录的可用性,这些记录有助于解答有关“更直接的心理学指标,如个人主义或从众心理”的难以捉摸的问题。相比之下,来自传统测量方法(如问卷调查或实验)的数据可能在时间和规模上受到限制。
瓦纳姆说:“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在较新的边境地区,人们在命名实践中更不容易从众。”此外,“在美国,过去一个世纪左右,人们选择热门名字的频率下降,这似乎与财富水平的提高和病原体威胁的减少有关。”他认为,这些因素可能鼓励人们追求自主性和独特性。
无论原因如何,美国的父母似乎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够帮助孩子“脱颖而出”的名字。与此同时,中性名字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根据Names.org的数据,这种趋势从90年代开始抬头。
虽然“迈克尔”不再是男孩名字的首选,但在2010年代仍然排名第7,在2000年代排名第2。一些父母仍然偏爱传统而非新颖。奇怪的是,在2000年之前的三十年里,最受欢迎的女孩名字“杰西卡”(Jessica)却未能保持这样的地位,在2010年代跌至第175位。
名字的刻板印象与偏见
此外,还有一些名字在大众的想象中已经变成了侮辱性的代名词,比如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的“凯伦”(Karen)、“查德”(Chad)或“凯文”(Kevin)。瓦纳姆解释说:“在美国,名字不受欢迎的人,比如叫查德或凯伦的人,可能会承受一些与这些名字相关的负面刻板印象和联想。之前的研究确实发现,我们对伊丽莎白(Elizabeth)的喜爱程度要高于对米斯蒂(Misty)的喜爱。”
无论对错,名字都是一种表达自我、建立联系、标记民族和种族归属的方式,但也可能成为刻板印象和偏见的靶子。例如,瓦纳姆说:“人们有时会认为,那些在非裔美国人社区更常见的名字,可能意味着较低的社会地位或较差的能力。”
公司品牌与婴儿命名:异曲同工?
旧金山品牌公司Emphatic的首席执行官亚伦·霍尔(Aaron Hall)最近撰文谈到了婴儿命名与公司品牌之间的联系:“给婴儿取名字是一件令人欣喜、意义非凡的事情。通过应用一些经过验证的品牌原则,你可以充满信心和创造力地完成这一过程。”
霍尔表示,为婴儿或公司选择一个合适的名字,可能是一个令人苦恼和压力的过程。“重要的是,婴儿和品牌都要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和特征,以此来定义自己。”霍尔告诉Stacker。“名字不必将他们锚定在最初的意图或含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