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外星生命的新方向:关注系外行星气体
长期以来,寻找外星生命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能更有效的方法:在遥远系外行星的大气气体中寻找生命迹象。科学家们认为,相比于长期以来关注的行星表面环境,大气气体或许是被忽视的一片“沃土”,而且勘察起来可能更加便捷高效。
该研究的科学家们指出,甚至可以使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来探测这些系外行星的大气,从而寻找潜在的生命迹象。
“甲基卤化物”:潜在的生物标记气体
研究的重点在于一种名为“甲基卤化物”的气体。在地球上,这种气体通常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其分子结构由碳和氢原子连接一个卤素原子构成。科学家们推测,在某些特殊的系外行星上,如果存在类似的生命形式,也可能产生并释放甲基卤化物。
“Hycean行星”:理想的观测目标
然而,由于地球类行星体积较小,亮度较低,目前的韦伯望远镜难以在其大气中探测到甲基卤化物。因此,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一种名为“Hycean行星”的系外行星。Hycean行星是海洋行星和氢气大气行星的混合体,可能具备更适合产生和积累甲基卤化物的环境,同时也更容易被观测到。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天体生物学家、论文合著者埃迪·施维特曼表示:“与地球类行星相比,Hycean行星的大气噪音更小,望远镜探测限制也更少,因此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生物标记信号。”这意味着我们更有可能在Hycean行星的大气中检测到生命存在的证据。
未知的生命形式:或与地球生命截然不同
当然,如果真的在系外行星上发现了产生甲基卤化物的生命形式,它们可能与我们所知的地球生命截然不同。 施维特曼在声明中表示:“如果我们真的找到了这些微生物,它们很可能是厌氧生物,适应于一种与地球完全不同的环境。我们很难想象它们的样子,只能说这些气体是它们新陈代谢的一种可能产物。”
研究成果已发表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题为“Exa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Methyl Halide Accumulation and Detectability in Possible Hycean-type Atmospheres”。它为寻找外星生命开辟了新的视野,提醒我们不应局限于已知的生命形式和环境,而应保持开放的思维,探索宇宙中更多可能性。